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3:52    次浏览
“您是高大伟岸的程叔叔?还是白发苍苍的程爷爷?或是风华正茂的大哥哥?当吴校长将您寄来的爱心汇款单交到我手上时,我和妹妹十分感动,但至今我们还不知道您是谁,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。我和妹妹虽幼时失去了父母,跟着爷爷、奶奶相依为命,过早承受了生活的磨难、艰辛,但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援助下,我们全家重拾生活希望。如今,在众多爱心人中我们又拥有您这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,您给予我们的不只是经济上的帮助,更可贵的是您给我们心灵带来了亲情般的温暖。我们很想知道您是谁……”近日,本报曾关注并报道的青山湖区佛塔小学姐妹花樊雪欢、樊雪萍通过学校向本报发来这封饱含深情的特殊“寻亲信”,希望本报帮其寻找好心人“程兆槐”的下落。6月底,青山湖区教体局收到一张从上饶寄出的1500元汇款单,单子上注明“见江西日报6月17日报道(即《共同帮扶 为佛塔小学困境儿童撑起一片天》),请将此款转给樊雪欢姐妹俩”,留下的汇款人名字为“程兆槐”,而汇款人地址和联系电话字迹均模糊不清,仅隐约能辨别出“上饶市茶圣路紫景园”几个字。7月20日,记者带着姐妹俩的“寻亲信”,踏上了上饶“寻亲”之旅。在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区分局的协助下,好心人程兆槐终于被找到。程兆槐系一名85岁离休军转干部,离休20余年间默默行善已成为他的习惯。本想匿名汇款遭邮局拒绝出发前,记者将汇款单信息及樊氏姐妹的“寻亲信”内容转给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区分局,并请求协助,引起了该局高度重视。7月19日傍晚,该分局民警祝宏波、饶凯下班后未回家,走访紫景园小区,寻找好心人下落。民警分析,程兆槐应是一名“爱看党报”的读者,保安由此认定,小区1栋有名老干部每年自费订阅江西日报,常到小区收发室取报纸,该老干部可能就是程兆槐。1栋数名居民均证实,该老干部确为程兆槐,曾是上饶市军分区一名领导干部,之后转业到市信访局工作,并在该局离休。离休后老人乐于公益,经常帮助身边一些有困难的群众,但从不声张,非常低调。因当晚程老夫妇在外散步,两位民警一直守到21时才等到他们回家,并确认老人正是好心人——程兆槐。7月20日,记者随祝宏波、饶凯两名民警来到程兆槐老人家中,向其转达樊氏姐妹感激之情时,他显得有些害羞,“做点善事,尽己所能帮助有困难的群众,不足挂齿。”他告诉记者,填写汇款单时,在汇款人姓名栏中本写的是“耄耋老人”,但被邮局工作人员拒绝。邮局担心万一款项被退回,难以联络汇款人。无奈之下他留下了真名。以后将继续关怀姐妹俩程老逐字逐句看完樊雪欢手写的“寻亲信”,眼眶瞬间湿润了,他说,他还会继续帮助这对“孤儿”姐妹。因记者无法联系当天正在街头帮爷爷卖菜的樊氏姐妹俩,于是现场拨通佛塔小学校长吴敏电话。当老人了解到过早失去父爱、母爱的姐妹俩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呵护时,立即表示,日后他将常常写信联系姐妹俩,要像亲人一样帮助姐妹俩健康快乐成长。程老未向记者讲述自己所做过的善事,只强调他此生始终坚持三件事,即坚定信仰、好好学习、感恩社会。离休后,他每年都会通过做善事来表达对社会的感恩,力所能及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作用。采访中,程老的同事和左邻右舍介绍,老人月工资5000余元,平时生活节俭,大热天也舍不得长时间开空调,但他离休20余年间,却将大部分收入慷慨用于做好事,行善、感恩已成为他的习惯。从他80岁起,就每年定期向上饶市慈善总会捐献1600元助残费;在他的家乡婺源成立了程氏助学基金,对每年考上大学的程姓贫困学生给予每人1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。今年建党95周年,正是他党龄60周年,他特向党组织一次性捐了6000元。民警饶凯由衷地说,此次协助本报“寻亲”,自己也深受感动,老人“不忘初心”的党员本色和情怀让人难忘。他将以此为动力,立即申请入党,像老人一样常怀敬畏之心、感恩之心履行工作,主动帮助困难群众,做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。本报记者童梦宁 实习生吴帆